宜春青皮古石榴树种植技术
石榴又名:安石榴、丹若、山力叶、若榴木、金罂、涂林、金庞、是植物界被子门植物。属于落叶乔木或灌木;树高2米—7米,少有的也可能高达10米。花期5月—7月,果期9月—10月。石榴果实营养丰富,维生素C的含量要高于苹果、等水果。
原产巴尔干半岛至伊朗及其邻近地区,全世界的温带和热带都有种植。中国三江流域海拔1700-3000米的察偶河两岸的荒坡上也分布有大量野生古老石榴群落。中国南北都有栽培,以江苏、河南等地种植面积较大,并培育出一些较的品种,其中江苏的水晶石榴和小果石榴都是较好的品种。石榴叶:收敛止泻;角毒杀虫。主泄泻;痘风疮;癞疮;跌打损伤。[5]石榴皮:涩肠止泻;止血;驱虫;痢疾;肠风下血;崩漏;带下;害虫。主鼻衄;中耳炎;创伤出血;月经不调;红崩白带;牙痛;吐血;久泻;久痢;便血;脱肛;滑精;崩漏;带下;虫积腹痛;疥癣。[2]
治中耳炎:石榴花,瓦上焙干,加冰片少许,研细,吹耳内。(江西《草手册》)治蛔虫病:石榴根皮六钱。煎汤,分三次服,每半小时一次,服完后四小时再服盐类泻剂。(苏医《中草手册》)治疔肿恶毒(《肘后方》):以针刺畔,榴皮着疮上,以面围四畔炙之,以痛为度仍用榴束敷上,急裹,经宿,连根自出也。治汤火烫伤 (《贵州草》):石榴果皮适量,研末,麻油调搽患处。治 (《山东中草手册》):石榴皮蘸细的明矾粉搓患处,初搓时微痛。
石榴花:治鼻衄,中耳炎,创伤出血。《分类草性》:治吐血,月经不调,红崩白带。汤火伤,研末,香油调涂。《福建民间草》:治齿痛,水煎代茶常服。《野生植图说》:治中耳发炎,流脓。[7]石榴根:杀虫,涩肠,止带。治蛔虫、绦虫,久泻、久痢,赤白带下。《别录》:疗蛔虫、寸白。《纲目》:止涩泻痢带下。’《上海常用中草》:驱虫,收敛。治蛔虫、绦虫,肾结石,糖尿病,乳糜尿。[8]